一、关于数字阅读
随着3G时代的到来,2009年已被世界称为"电子书年",不仅是国外的电子阅读器如亚马逊Kindle、索尼Reader等在市场流行,国内的汉王电子书以及方正的"文房(WeFound)"阅读器也广受关注,并且,包括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书阅读等方式的数字阅读开始普及。所谓数字阅读即阅读的数字化,包括阅读内容的数字化,如网络小说、电子书、电子地图、博客、数码照片、网页等;还包括阅读终端或阅读载体的数字化,如MP3、MP4、阅读器、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
其实,以一个更为广阔与宏大的视野来看,所谓数字阅读,是指我们的一种新的学习和认知方式,它有别于人类社会第一阶段的甲骨、兽皮、竹简和丝帛,也有别于第二阶段的纸张和印刷,可以说,我们来到了人类社会的第三阶段,即数字时代,而这个时代,即使不能说完全告别印刷文化,但它也在创造一个崭新的文明,尽管我们对这一种文明还所知甚少。从甲骨兽皮到纸张和印刷,再从纸张和印刷到数字信息,看起来不过是信息载体的变化,是媒介形式的变化,但实际上,它已经是一次革命,并且是非常深刻的革命。一般说来,阅读包括"阅"和"读",这是与印刷文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数字阅读是包括在数字出版整个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不仅仅是信息接受的一个方式。而数字出版,是指在出版的整个过程中,所有信息都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存储于光、磁等介质中,信息的处理与传递则借助计算机或类似设备进行,它强调内容的数字化、生产模式和运作流程的数字化、传播载体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学习形态的数字化。[1]所以,数字阅读可以是“阅读”,也可以是"阅听"和"阅视",它不仅可以阅读诗歌和小说,也可以"阅读"绘画、音乐、电影和游戏等。
二、数字阅读带来的变革
1.媒介即信息
在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就提出了媒介即信息,但我们一直对此不以为然,并半信半疑。因为,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媒介仅仅是信息的载体,媒介和信息可以说是泾渭分明,截然不同。但显然,我们在两个方面对媒介的认识有所欠缺:一方面,媒介对信息、知识、内容有强烈的反作用,它不是如"纸张"一样仿佛是空洞的、消极的和静态的,它甚至决定了信息的存在形态和结构方式,如由三维电脑动画构成的恐龙世界,电影《2012、《阿凡达》等;另一方面,是我们忽视了媒介包括其他技术对人本身的作用,"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2]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人的感觉(一切媒介均是其延伸)"也形成了每个人的知觉和经验"。[3]于是,数字阅读所依赖的数字技术,它不仅使文字、图像、影像、语言等不同形式的内容要素得以组合,大大拓展和丰富了数字阅读的内容和空间,而且,数字阅读本身也在改变我们阅读的认知和心理。
2.接受者也是传播者
当数字阅读的载体多样化以后,如出现了手机、网络、自助出版系统等,接受者与传播者的边界就开始变得模糊,甚至在传统印刷文化中形成的权威、主流、主导意识也将受到强烈的冲击。在印刷文化中,作者代表一定的权威,编辑起到了"看门人"的角色,杂志刊号和出版社的特许经营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意志。但在网络世界,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内容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网络技术使"反馈(feedback)"变得更为便捷,跟帖也许是一篇"喧宾夺主"的美文。同时,在百度、谷歌、维基百科(Wikipedia)这样自由、免费、内容开放的空间中,数字阅读和大规模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式的创作正在同时进行,任何人都可以编辑词条和文章,其内容和规模时时刻刻处在动态更新之中。再有,我们大家都知道,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作家有鲁迅、巴金,五、六十年代作家有柳青、赵树理,80年代作家有张贤亮、阿城等,然而在当下的数字时代,可以代表这个时代的大作家是谁?也许,正是数字阅读消弭了作者的身份。
3.海量信息、超文本和非线性阅读
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现代通信技术,使得信息的采集、储存、发布和传播达到了空前未有的水平,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克服了原有时空障碍的地球村之中。但如何在信息海洋的冲浪中获取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在信息爆炸的数字时代,"阅读"是否已变得不再可能?在网上冲浪、博客阅读方兴未艾的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液晶显示技术的飞跃发展,被称为掌土图书馆的电子书也正在推广普及。所谓电子书(e-book),是一种电子化出版物,和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出版物不同的是,电子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定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通过数码方式记录在光、电、磁介质的设备中,借助于特定的设备来读取、复制、传输。一本电子书可以包含几本正版图书,同时它还能通过计算机和手机下载更断。并且,不同于传统书籍的是,它还可以帮助读者搜索和超链接。这种掌上图书馆,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海量信息,而且使读者改变了传统的图书馆分类的认知方式。传统读书的模式以图书馆为典型特征,它是分类的和依次序的,报纸和杂志的纸媒介都是如此,它不可能有太大的跳跃,它的阅读空间是限定的。而在网络空间,超文本(hypertext)不仅是一种信息结构,它把文档中不同部分以关键词相链接,更是一种最基本的信息组织方式,这样,超文本不再是原来的一本固定不变的书,而是四通八达的文字、声音、图形和视频,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是通过易于导航(navigate)的视图,采用的"读书"方式是并且也只能是非线性阅读。
三、反思数字阅读
1.平面化与零散化
数字阅读提供了海量信息,是一种无纸化的绿色阅读,数字阅读的超链接模式为信息查询、科技查新提供了便捷,使人们获取知识和知识更新的效率大大提高。但是,在我们历数数字阅读的种种好处时,不能不反思的问题之一,就是数字阅读也带来了平面化与零散化。按说,平面化与零散化指的是一种后现代文化现象,由西方文化学者如马尔库塞、阿多诺等人提出,认为在人类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以后,人已经成为"单面的人",人们拒绝和抵抗宏大叙事,拒绝"深度"思考模式。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大抵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进行,技术进步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观点,并且,在技术进步的旗帜下,根本不允许不同的观点,根本无力反抗技术带来的种种弊端。对于数字阅读,似乎是又一个例证。
其一,和印刷文化相比较,现在的读书人似乎更"懒"了,因为知识就在"那里",只要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就如拧开水龙头一样,自然就"流"出来了,如此一来,那种白首穷经的学习模式不见了。
其二,现在的Web空间,它的赢利模式是建立一个平台,只要这个平台有足够的浏览量,那么,它就可以从广告商那里获得利润,而为了吸引最广大的"读者",其提供的内容倾向于低俗、通俗和大量"冗余"。
其三,数字阅读往往又是功利化的。固然,有目的搜索和查询是无可厚非的,但如今,在人们搞科研和撰写论文时,甚至是部分博士研究生,不过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和知识的"集成"、"拼贴"与"贩卖",我们把这种现象看作伪学术和学术的"二道贩子",我们知道,学习的最高境界乃是无功利的,是在广博的阅读中获取感悟和思考,从这一点来说,数字阅读将代替图书馆的观点是令人质疑的。当然,这种功利化阅读的趋势,又使得人们进一步的平面化,零散化。
2.后台理论:儿童成人化
现在的儿童更像所谓的"小大人",无论是他们的举止行为还是语言思维,为人父母常常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知道了许多不该他们知道的事物或“秘密”,如出生、死亡、性和金钱等。千百年来,童年的阅读仅限于看图识字,他们的阅读受两方面限制:一是自我的阅读能力,因为他们不识字,再有就是他们的阅读环境和阅读内容,即"儿童读物"是受到严格管理的。在儿童走向成人的过程中,人们设计了与儿童心理和认知相对应的图书内容和学校结构,它限定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该读什么和不该读什么,这种获取知识的方式塑造了儿童,也促成了人类社会的一个稳定的循序渐进的认知模式。另一方面,儿童过分"成人化"的表现,又在于本该有的神秘和神圣过早地消失,亦即儿童不再天真了。
数字阅读,使孩子们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事物,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后台。所谓"后台",是一种隐喻,它指的是作为观众本来只能看到表演的"前台",由于幕布和墙的阻隔,是无法看到"后台"化妆间的情境,如儿童不能深入父母的卧室,职员进入领导办公室前要敲一下门,男生、女生在寝室的卧谈也在于一墙之隔。但在网络上,如果把视频、聊天、博客阅读可看作广义的数字阅读,则在印刷文化中的"阻隔"被拆除了。电子媒介将许多不同类型的人带到相同的‘地方',无论你是儿童还是成人,是男性还是女性,是贵族还是平民,于是,许多从前不同的社会角色的特点变得模糊了。由此可见,数字阅读最根本的不是通过其内容来影响我们,而是通过改变社会生活的"场景地理来产生影响"。[4]按约书亚·梅罗维茨的观点,真正影响儿童成人化的不是阅读的内容,而是阅读的“媒介”和阅读的方式。
3.数字阅读将把我们带到类像世界
在印刷文明时代,我们的阅读是平面的,无论是文字还是绘画,都停留在平面媒体上。这相对于亘古蛮荒的动物世界,已经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以至于巴普洛夫总结到,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语言符号系统,人们可以通过符号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所以,看人是否成为人,是看人有没有文化,而有没有文化,又在于人"识不识字",是否有阅读的能力。但当大众媒介出现以后,李普曼又从传播学的角度,提醒人们注意到虚拟环境的存在。他认为由大众媒介如报纸等)创造的虚拟环境遮蔽了现实,人们是通过媒介创造的虚拟环境来认识世界,而失去真正感知现实的能力。而技术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当我们跨入新世纪之后,人类正在从传统的纸质阅读进入到数字阅读,已经不再是文字的平面阅读,而是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的立体阅读,在数字阅读时代,人们正在进入一个类像世界。
所谓类像,亦称仿像、拟像、幻像,它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其一,是技术层面。在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计算机仿真、三维成像、数字电视、网络通信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正在创造一个超现实的世界,这个超现实的类像世界,它摆脱了上千年文字语言的束缚,仿佛是对现实世界的一次回归,却展现了现代高科技的无限可能,它既让人们看到(阅读)了与日常经验完全一致的场景和事物,又创造了让我们在现实世界中也无法感知的"现实",如《哈利·波特》、《2012》、《阿凡达》等数字电影,以及大人孩子们趋之若莺的网络游戏世界。其二,是文化层面。实际上所谓的类像世界,更早就是从这一个文化批评的层面,由让·鲍得里亚等提出。他们提出的类像,是指当代社会已经为文化工业所绑架,类像是"比真实还要真实",是"对真实的谋杀",是人类正在创造的一个没有真实原本的超现实。
从技术层面来看,类像世界不过是高科技制造的科技景观,而从文化的层面来看,正是社会控制的符号构造了一个"类像秀场"。它们虽然能部分反映现实,但其根本目的是推销商品,其背后的逻辑就是商业逻辑,各种符号要么是广告要么是"软"广告,这种类像掩盖了真实,甚至纯粹是自身的类像,而不与现实发生任何联系。于是,所谓的偶像是类像世界创造的明星,所谓品牌是广告制造的商品,所谓领袖是电视选秀虚构的英雄。在类像世界,商品的价值就不再是或不主要是使用价值,人们消费的是符号,人们的消费也仅仅具有符号的意义。
类像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原本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是人对动物的超越,人类之所以文明正在于"读书识字",而当数字阅读把我们裹挟到类像世界以后,我们是否又如野蛮人那样"直接面对"可感知的事物,而不再接受语言符号、印刷文化的培育、筛选和洗刷?更为关键的是,当数字阅读成了媒介控制的方式,当广告和消费渗透到数字阅读之中,当阅读成了"被"阅读,人类延续几千年的文明又将何去何从?(文/段一 胡耀华上海现代服务外包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学》编辑部)
注释:
[1]王异.何为数字出版[J].科技与出版,2006(5)
[2][3]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M]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6,50
[4]约书亚.梅罗维茨著.消失的地狱: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清华大学出版社:5
参考文献:
[1]让·鲍德里亚著.浦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尼尔·波斯曼著.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IW·本雅明,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